开云网址从哪里设置  

你的位置:开云网址从哪里设置 > 新闻动态 >

沿淮‖怎能忘记岁月里的故土难离(江惠文学)

发布日期:2025-05-21 13:34    点击次数:57

图片

     怎能忘记岁月里的故土难离

沿淮/安徽

 

青砖黛瓦上的苔痕,是时光写给故乡的情诗;檐角铜铃的清响,是岁月留下的绵长私语。故土的一草一木,都如同镌刻在血脉里的图腾,即便时光将记忆磨成齑粉,那份难舍的眷恋依旧在心底生根发芽,在无数个梦回的夜晚,悄然绽放出温柔的花。

 

晨光初露时,故乡的街巷便苏醒了。青石板路上,早市的吆喝声此起彼伏。卖豆腐的老汉推着木轮车,车辕上挂着的铜铃随着步伐叮当作响,惊醒了趴在墙角打盹的狸花猫。“小楼一夜听春雨,深巷明朝卖杏花”,陆游笔下的江南春景,恰似我记忆中的故乡清晨。邻家阿婆佝偻着背,将刚摘下的青菜整齐码在竹篮里,菜叶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,像是缀满了星星的眼泪。那带着泥土芬芳的新鲜气息,裹挟着烟火人间的温暖,至今仍萦绕在鼻尖。

图片

村头的老井,是故土最温柔的眼睛。井壁爬满了墨绿的苔藓,水面倒映着天空的云卷云舒。清晨,女人们结伴而来,木桶撞击井壁发出清脆的声响,惊醒了沉睡的井水。“辘轳金井梧桐晚,几树惊秋”,李煜词中那口金井,仿佛与我故乡的老井重叠。孩童们总爱趴在井沿,好奇地张望井底游动的蝌蚪,偶尔失足溅起水花,惹来一阵嗔怪的笑声。井水冬暖夏凉,劳作归来的汉子们捧起一掬清水,仰头饮下,疲惫便随着清凉渗入心底。

 

屋后的菜园,是童年最斑斓的调色盘。春种南瓜,夏播豆角,秋栽白菜,四季更迭间,泥土里总藏着惊喜。记得那年深秋,父亲教我挖红薯,锋利的铁锹划破泥土,沉睡的红薯露出红扑扑的脸蛋。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,在这片菜园里鲜活重现。母亲将新挖的红薯洗净蒸煮,香甜的气息弥漫在整个小院,咬一口软糯的薯肉,幸福便在舌尖化开。

图片

然而,离别的钟声终是敲响。推土机的轰鸣声撕裂了宁静,老井被混凝土掩埋,青石板路化作钢筋水泥的森林。最后一次站在老屋前,斑驳的墙皮簌簌掉落,像是岁月最后的告别。“此去经年,应是良辰好景虚设”,柳永的词句道尽了离乡人的怅惘。故乡的轮廓在推土机的铁臂下渐渐模糊,可那些镌刻在记忆深处的画面,却愈发清晰。

 

每当夜幕降临,城市的霓虹闪烁,我总会想起故乡的月光。那轮从老槐树梢升起的明月,曾照亮过无数个童年的梦。“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”,李白的诗句跨越千年,依旧能触动人最柔软的心弦。故乡的风,故乡的云,故乡的人,都化作了心头的朱砂痣,在岁月的长河里,永不褪色。

图片

故土难离,是因为那里有生命最初的烙印,有血脉相连的牵挂,有难以割舍的情怀。即便故乡的模样已改,那份眷恋却如同陈酿的美酒,在时光的窖藏中愈发醇厚。岁月可以带走故乡的容颜,却带不走心底那份永恒的思念,这思念,是游子与故土之间永远剪不断的纽带,在岁月的长河里,生生不息。

图片

作者简介:号:沿淮,实名周士水,凤台人 ,中共党员,曾是淮南日报通讯员,为县.市.电台.日报用稿2000多篇,如安徽日报头版《一杯清茶送乡长》《一丝不苟的好会计》加编者按。在《安徽科技报》,《安徽法治报》,《安徽农村报》,曾在淮南日报:农村十年征文大赛中《王劲三的报告》“荣获三等奖“。是诗词世界签约诗人;淮南市硖石诗词协会会员;淮南市作家协会会员,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家协会会员;中华当代文学学会会员;当代文学艺术中心协会会员;个人集:曲一本《一曲长歌恨》,词一本《一词荷花淚》;诗集《曾经的那一朵玫瑰》。《岁月里的故事》,第七本《让时光留住记忆》即将出版。载入淮南市凤台县毛集特区(毛集)志。   

图片

感谢无锡文联、无锡作家协会的支持!

作者:沿淮(安徽)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